第三十四章 情理之中
作者:红尘斩
推荐阅读:仙祈录、快穿之花样赴死、末世大领主、勾勾手,跟我走、我在古代当大官、星修之至宝传承、东京之喵、时空仙缘、木灵仙道、神器寻主指南[快穿]、见习大骑士、重生之大神家眷、锋秦、巔峰之路、超神警员、特权玩家、人鱼之白泽、网游三国之新世界、全明星联盟盟主、穿越五亿年、
一秒记住【67书吧 https://www.67book.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梅竹雪一边说着一边将花菇、木耳等配料放进烧开的鸡汤里。
这瑶柱向来稀少珍贵,她原本想给楚景远做的同时也给阳星做出一份,可又怕会招人口舌,如此敏感的时期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像昨晚从御膳房走出来时遇见龙依,还曾受到她的责骂,想来也是,楚景远会受伤多多少少都与她有点关系,龙依会那么气愤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浪费了被她打翻的凉拌荞面,结果重新做的最后却是自己给吃完的。
同桃瑛分开,梅竹雪端着早上做好的两菜一粥回到芳霄阁,守卫的士兵刚刚轮换,梅竹雪递给他们一小盘金桔果酱蛋糕才推门走进屋内,如同昨日一样,暗黑的房间,即使阳光落下也未增添多少光明,阳星则躺在里面的床上休息,察觉到有动静,男子睁开眼侧头看过去,见又是那女子,便转回头闭目不再理会。
已经习惯对方的沉默,梅竹雪只叹口气,端着托盘走近,拉过一张凳子将托盘放上面,自顾自的说话。
“早餐是七彩炒猪肚尖和鸡汁笋片,我做了瘦肉粥你起来趁热喝吧,都是对伤口好的食物,舒睿说他避开了要害,不过还是注意一些吧。”
“……”
意料之中的男子依然不言语什么,梅竹雪拿起勺子搅了搅粥接着说道,“听说你那把剑是先皇赐给你父亲的,以嘉奖他骁勇善战,好像舒睿那把剑也是先皇赐给家门的荣耀,都是因为你们的忠心,他说你跟他实力不相上下,可为何你会被他伤成这样没想过原因吗?自己失误在哪?”
“……”
“我不是说支持你这种行为,原本也觉得你这做法真是愚蠢,可没有发现你存在这种意图的我也十分愚蠢,没有及时拦住你,对不起。”
“我……”
一直沉默的男子终于有了声音,梅竹雪惊喜的抬起头,对方也侧着脸望着她,“你不怪我吗?”
两天里的第一句话,梅竹雪心里微颤,这个男子,这种时候都在想什么啊,不去想自己的安危,不去想接下来该怎么脱罪,开口问的却是她会不会怪他吗?所以才不想见她?此时男子的目光虽然暗淡却依然犀利,没有往日里朴实的感觉,梅竹雪看到的,是将门之后的影子,自己还真是对他不够关心啊。
想到这,梅竹雪弯弯嘴角似笑非笑,“笨蛋阳星。
我啊,昨天在楚景远面前哭的跟个怨妇似的,可是他什么也没多说只叫我相信他,一切都交给他,明明没有任何理由那么做的,同样,对于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我也是没有任何理由该埋怨啊,这宫里你能依靠的只有我不是吗?”
“……未必是毫无理由。”
阳星的喃喃自语对于梅竹雪现在的听力来说是听不清的,她只是反问了一声见对方不愿多说,也只好不去追究,端起粥坐到床上,“能起来吗?吃些东西吧,你昨天一天没吃饭,又流了那么多血,是真想在这里找死吗?”
“……”
沉默望着女子关切的眼神,阳星暗自叹气,乖乖撑起身子接过碗一口一口喝起来。
见男子总算听些话,梅竹雪舒了口气,否则真不知如何继续交谈下去,心里想到的能说的话几乎都在刚刚说完了,那么接下来……要提到问题的关键吗?眼见着对方又将她递过去的菜吃掉,梅竹雪莞尔一笑,心里暗自否定了那个打算,原本真是有一肚子的话要问他,现在看来,只要人平安无事就比什么都好吧。
梅竹雪虽不打算问了,可阳星却好像打开心结一般想要诉说,空腹填饱人多少也有了精神,对于那些敏感话题似乎也不甚介意,只是抬头看着女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口轻声说道,“你是否想问我行刺的事?”
“……你要说吗?本来是想问的,从别人那里已经听到一些过去的事,不过如果你愿意说,我很愿意听。”
将空碗递还给梅竹雪,阳星靠在床木栏上,望着某个地方像是回忆一般开口,“正如你知道的,家父乃是北方边塞镇守将军,那年刚刚与川国联手对抗匈奴入侵凯旋而归,家父体恤将士劳苦,又看平日里的伙食因为缺少调味料而显得有些单调才想改善大家的伙食犒劳众将,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
“想想?我不明白,你父亲不是……”
“没错,家父被上级处死的原因正是如此,当时有小人陷害谎称家父已经那么做了,都统听信谗言丝毫不给解释的机会,娘亲也因此追随我父而去。
当时我人在临城办事,心腹下属传话给我要我避难时已是三日之后,双亲尸骨未寒,我这当儿子的却只能苟活于世上……”
说着,阳星痛苦的手锤着床板,安抚男子激动的心情,梅竹雪一时变得语塞,自古小人当道,正义无理可争啊。
“可是,你不能因此就将过错全怪在楚景远身上啊,他也是身不由己。
不是有那句古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人已亡故,你这么做也是徒劳不是吗?”
“原本我也并非如此打算,只是无意中得知那陷害家父的人是那个人派去的,当年他还是太子,我糊涂的以为他是为了拉拢势力排除异己而采取的手段,毕竟家父得先皇重用,手握兵权既非丞相这边新政一派,也非太师那边的保守一派,会成为眼中钉也是自然。
只是没想到……”
昨日舒睿来找他说的那些话若是真的,那歼人早被楚景远处死,自己对他的误会可就太深重了。
对于朝中势力,梅竹雪曾听巴娥说过一些,楚景远执政以来废除了不少旧政策,又颁布一些新法,丞相是支持人中的代表,而那太师所领之众则是坚持奉行开国君主之道才是昌国之道的一边。
梅竹雪一边说着一边将花菇、木耳等配料放进烧开的鸡汤里。
这瑶柱向来稀少珍贵,她原本想给楚景远做的同时也给阳星做出一份,可又怕会招人口舌,如此敏感的时期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像昨晚从御膳房走出来时遇见龙依,还曾受到她的责骂,想来也是,楚景远会受伤多多少少都与她有点关系,龙依会那么气愤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浪费了被她打翻的凉拌荞面,结果重新做的最后却是自己给吃完的。
同桃瑛分开,梅竹雪端着早上做好的两菜一粥回到芳霄阁,守卫的士兵刚刚轮换,梅竹雪递给他们一小盘金桔果酱蛋糕才推门走进屋内,如同昨日一样,暗黑的房间,即使阳光落下也未增添多少光明,阳星则躺在里面的床上休息,察觉到有动静,男子睁开眼侧头看过去,见又是那女子,便转回头闭目不再理会。
已经习惯对方的沉默,梅竹雪只叹口气,端着托盘走近,拉过一张凳子将托盘放上面,自顾自的说话。
“早餐是七彩炒猪肚尖和鸡汁笋片,我做了瘦肉粥你起来趁热喝吧,都是对伤口好的食物,舒睿说他避开了要害,不过还是注意一些吧。”
“……”
意料之中的男子依然不言语什么,梅竹雪拿起勺子搅了搅粥接着说道,“听说你那把剑是先皇赐给你父亲的,以嘉奖他骁勇善战,好像舒睿那把剑也是先皇赐给家门的荣耀,都是因为你们的忠心,他说你跟他实力不相上下,可为何你会被他伤成这样没想过原因吗?自己失误在哪?”
“……”
“我不是说支持你这种行为,原本也觉得你这做法真是愚蠢,可没有发现你存在这种意图的我也十分愚蠢,没有及时拦住你,对不起。”
“我……”
一直沉默的男子终于有了声音,梅竹雪惊喜的抬起头,对方也侧着脸望着她,“你不怪我吗?”
两天里的第一句话,梅竹雪心里微颤,这个男子,这种时候都在想什么啊,不去想自己的安危,不去想接下来该怎么脱罪,开口问的却是她会不会怪他吗?所以才不想见她?此时男子的目光虽然暗淡却依然犀利,没有往日里朴实的感觉,梅竹雪看到的,是将门之后的影子,自己还真是对他不够关心啊。
想到这,梅竹雪弯弯嘴角似笑非笑,“笨蛋阳星。
我啊,昨天在楚景远面前哭的跟个怨妇似的,可是他什么也没多说只叫我相信他,一切都交给他,明明没有任何理由那么做的,同样,对于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我也是没有任何理由该埋怨啊,这宫里你能依靠的只有我不是吗?”
“……未必是毫无理由。”
阳星的喃喃自语对于梅竹雪现在的听力来说是听不清的,她只是反问了一声见对方不愿多说,也只好不去追究,端起粥坐到床上,“能起来吗?吃些东西吧,你昨天一天没吃饭,又流了那么多血,是真想在这里找死吗?”
“……”
沉默望着女子关切的眼神,阳星暗自叹气,乖乖撑起身子接过碗一口一口喝起来。
见男子总算听些话,梅竹雪舒了口气,否则真不知如何继续交谈下去,心里想到的能说的话几乎都在刚刚说完了,那么接下来……要提到问题的关键吗?眼见着对方又将她递过去的菜吃掉,梅竹雪莞尔一笑,心里暗自否定了那个打算,原本真是有一肚子的话要问他,现在看来,只要人平安无事就比什么都好吧。
梅竹雪虽不打算问了,可阳星却好像打开心结一般想要诉说,空腹填饱人多少也有了精神,对于那些敏感话题似乎也不甚介意,只是抬头看着女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口轻声说道,“你是否想问我行刺的事?”
“……你要说吗?本来是想问的,从别人那里已经听到一些过去的事,不过如果你愿意说,我很愿意听。”
将空碗递还给梅竹雪,阳星靠在床木栏上,望着某个地方像是回忆一般开口,“正如你知道的,家父乃是北方边塞镇守将军,那年刚刚与川国联手对抗匈奴入侵凯旋而归,家父体恤将士劳苦,又看平日里的伙食因为缺少调味料而显得有些单调才想改善大家的伙食犒劳众将,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
“想想?我不明白,你父亲不是……”
“没错,家父被上级处死的原因正是如此,当时有小人陷害谎称家父已经那么做了,都统听信谗言丝毫不给解释的机会,娘亲也因此追随我父而去。
当时我人在临城办事,心腹下属传话给我要我避难时已是三日之后,双亲尸骨未寒,我这当儿子的却只能苟活于世上……”
说着,阳星痛苦的手锤着床板,安抚男子激动的心情,梅竹雪一时变得语塞,自古小人当道,正义无理可争啊。
“可是,你不能因此就将过错全怪在楚景远身上啊,他也是身不由己。
不是有那句古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人已亡故,你这么做也是徒劳不是吗?”
“原本我也并非如此打算,只是无意中得知那陷害家父的人是那个人派去的,当年他还是太子,我糊涂的以为他是为了拉拢势力排除异己而采取的手段,毕竟家父得先皇重用,手握兵权既非丞相这边新政一派,也非太师那边的保守一派,会成为眼中钉也是自然。
只是没想到……”
昨日舒睿来找他说的那些话若是真的,那歼人早被楚景远处死,自己对他的误会可就太深重了。
对于朝中势力,梅竹雪曾听巴娥说过一些,楚景远执政以来废除了不少旧政策,又颁布一些新法,丞相是支持人中的代表,而那太师所领之众则是坚持奉行开国君主之道才是昌国之道的一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